马维兰邀请村上的困境儿童来家里做客。
马维兰与前来做客的困境儿童聊天。
马维兰利用闲暇时间,为村上的困境儿童提供课后辅导、陪他们聊学习,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。
“小雨,你喜欢喝有味道的水,这瓶果汁给你。”“小龙,你爱吃香瓜,来,掰开吃。”“小兵,这是你最爱吃的奶油面包……”在银川市兴庆区月牙湖乡大塘南村妇联主任马维兰家里,村里的30名困境、留守和流动儿童是这里的常客。
10年前,自马维兰自发关注第一个“星星”儿童小强后,这份母爱便一直延续了下来。她用温暖的母爱融化着30颗“星星”孤寂的心,让他们的光芒渐渐显露。“一开始,这些孩子们见到我都低着头,怯生生地躲在角落,一句话都不说。现在逐渐变得阳光起来,一见我就笑,还时常来我家,一起吃饭、说说知心话,一点都不拘束。”马维兰说,“看到他们一天天成长变化,所有的辛苦都是值得的。”
“爱心妈妈”争分夺秒 中考报名日大雨倾盆
17岁的小强是银川育才中学高二年级学生。6月14日放假,他回到村里刚一进院就看到了马维兰,小强未语先笑。“小强从小性格倔强,在家里从来不笑,也不爱说话,但只要见到我,总是咧嘴笑。”看到小强的变化与成长,马维兰特别欣慰。
小强是马维兰关注的第一个“星星”。2015年,她在村委会工作时家访遇到了小强,发现孩子很聪明,但学习成绩一直垫底,还不听爷爷的话。“很叛逆,很内向,我也很心疼。”“凑巧的是,小强和我儿子是同班同学,还经常一起玩。我就瞅准这个机会,有意让儿子领他来家里,一起学习、一起进步。抽空我还与小强谈心,鼓励他。”
打开“心锁”的禁锢,向往阳光的“嫩芽”便铆足了劲生长。日子一天天过去,小强就像变了个人,上课认真听讲,课后主动写作业,成绩一路飙升。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,小强竟然考了年级第一。马维兰吃惊不小:“逆袭啊!”
中考时,小强因为没有发挥好,名列年级第十一名,最终被银川育才中学录取。小强爷爷因忙农活,竟忘了给孙子报名。说起这件事,马维兰记忆犹新。“2023年7月中旬,中考成绩出来,要报名,那天正大雨倾盆。我帮儿子到六盘山中学报名后,骑着电动车路过小强家,看到孩子就靠着墙站着。”马维兰的眼泪瞬间流了下来,“如果父母在身边,孩子怎么会在墙根下淋雨?”站在雨里,马维兰把手机捂在怀里防水淋,连着给小强爷爷打了3次电话,争分夺秒地要来了孩子的户口本,冒雨赶到学校为小强报上了名。收到录取通知书的那天,小强拉着马维兰的手,眼眶红红地说:“马妈妈,没有你,就没有现在的我。”
“爱心妈妈”的魅力很奇妙 从“不开口”到“说不完的话”
儿童之家的放学铃声,如同每日召唤亲情的信号。“叮铃铃……”5月6日17时50分,大塘中心小学放学铃声响后,8岁的小兵背着书包,如往常一样与“星星”们结伴步行1公里走到月牙湖乡大塘南村儿童之家。孩子们一进门,马维兰笑容满面地开始“唠叨”:“小兵,今天你交作业了吗?”“下午的体育课上,你玩啥了?”“今天跟同学相处得咋样?”……小兵看着她,羞涩地笑着,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回答。说话间,看到小兵流着鼻涕,马维兰掏出纸巾边擦边说:“你现在是大男孩了,要把自己收拾干净一点。”
在儿童之家,小兵熟练地在书架上挑选一本喜爱的课外书读起来。看完后,主动跑到“马妈妈”和“星星”们身边一起做沙盘游戏。“来,找一下沙发、床、茶壶、大桥……”“大家一起做一个茂密的树林吧。” “小狗用英语怎么说?”“Dog!”“苹果呢?”“Apple!”人群中时不时传出童真的笑声。
“第一次见到小兵时,他只有两岁,低着头,不敢看我。通过慢慢地交流、引导,孩子现在变化特别大。”马维兰激动地说,“五一前,老师告诉我,学校运动会上安排学生自由发言,小兵竟然主动举手,发言的声音特别响亮。”
丈夫有“意见”儿子“吃醋” 一心扑在别人家孩子身上
十年守护之路,并非没有波澜。
起初,马维兰都是自发地关爱帮助孩子们,2017年,村委会成立“爱心妈妈”志愿服务团。她担任妇联主任,责任更多,对这些孩子也越来越放不下。马维兰全身心扑在别人家的孩子身上,丈夫看在眼里疼在心里,劝她:“其他人不做,就你一人有啥意思?”然而抱怨归抱怨,行动上却是她最坚实的后盾。小兵妈妈两次怀孕,丈夫开着车和她一起送孕妇去医院做产检,争取减免了部分医疗费。小兵两个弟弟上幼儿园,丈夫又开着车带着她四处协调,减免了学费和报名费。
5月3日21时,夫妻俩开车前往银川,刚出村,小兵爷爷马义清打来电话求助:“这么晚了,小兵还没回家。”“坏了,他家门前还有个水池呢。”想到这里,马维兰吓出一身冷汗。夫妻俩迅速返回,打着手电筒,深一脚浅一脚地行走在乡间小路上寻找,最后在一家快递店门前找到小兵并把他送回家。马义清激动地说:“没有马妈妈,我们这一大家子怎么办呢?”
多年来,马维兰全心扑在别人家孩子身上,占据了很多时间和精力,有时也觉得亏欠了两个儿子。“有一次,我给小兵兄弟三人洗澡,一直不停地为他们搓背,当时就想:好像还从来没顾上给自家娃这么认真搓过一次。”
对别人家的孩子好,两个儿子有时也会吃醋。马维兰给小兵买了一件新衣服,大儿子酸酸地说:“你怎么老给他买衣服,咋不给我买?”有一次,全家人都回来了,小兵也来吃饭,马维兰不停地给小兵夹菜。小儿子半开玩笑地说:“妈妈,你为什么只给他夹菜,怎么不给我夹呀?”话说完,小儿子却也热情地为小兵夹菜:“你喜欢吃羊肉呢还是喜欢吃菜?”“喜欢吃羊肉。”在其乐融融的大家里,小兵一点都不拘束。周末,两个儿子回到家,也经常跟着妈妈去看望“星星”们,其中,小兵家就去了几十次,马维兰与小兵聊天,两个儿子教他写字、读书。
每一个孤独的孩子都是一颗“星星”,但只要有爱、有温暖、有关怀,这些独自闪烁的“星星”就会被社会所看到,成为一颗颗“小小的太阳”,发光发热,温暖着自己也温暖着身边的人。这是马维兰的工作,也是“马维兰们”的心愿。(宁夏日报报业集团全媒体记者 陈秀梅/文 韩胜利/图)